星期三

沾益打好农村饮水安全战让群众喝上“放心水”

沾益打好农村饮水安全战让群众喝上“放心水”

发布日期:2021-03-09 10:29:54文章来源:曲靖日报

技术人员进行水质检测。顾正晖摄

工作人员巡检维护供水设施。顾正晖摄

本报讯(特约记者顾正晖通讯员朱翰森丁启龙)自2006年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实施以来,沾益区累计投入资金40181.51万元,建成农村饮水安全工程425件,解决了全区30.84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,总体实现了从喝水难到有水喝、再到喝好水的蝶变,广大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,生活质量不断提高。

沾益区始终将农村饮水安全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,组织成立沾益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领导小组,构建区、乡、村三级指挥体系,制定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职责》《“有事找我”三级责任人限时服务承诺》等制度,全面落实政府、行业、供水单位“三个责任”和机构、办法、维养“三项制度”,全区农村供水保证率达90%、集中供水率达98.69%、自来水普及率达92.28%。

为有效检测监测农村饮水水质,沾益区2016年组建了农村饮水安全水质检测中心,对农村饮用水开展常态化水质检测,并与卫生疾控部门密切配合,强化水质抽检工作。目前,全区已形成水厂自检、水质检测中心巡检、卫生疾控部门抽检为一体的农村饮水水质检测体系,水质达标率不断提升。同时,持续加强饮用水水源地保护,划定县(区)级饮用水水源地白浪水库、清水河水库保护区,麻塘水库、花山水库2个“千吨万人”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,新田河水库、水洞山水库等6个乡镇级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保护区,完成南盘江、西泽河、黄泥河、东河、小洞河、洞上河等23条径流面积50平方千米以上河流的管理范围划定工作,切实把水质保障落实到工程建设与管理全过程,确保饮水水质安全。

“工程作用要长久,三分建来七分管”。为有效破解农村饮水安全工程“收费难、缺人管、无钱修、运行难”的难题,沾益区印发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职责》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管理办法》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行经费管理办法》3项制度,分类分级健全以农民用水合作社、用水户协会和乡镇、区级供水单位为主体的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运营管理体系,工程水价按照价格管理权限实行分级管理。

乡镇集中供水工程水价实行政府定价,跨(联)村集中供水工程、单村集中供水工程、分散供水工程的水价调整及核定由村(社区)管水组织和用水户协商确定,鼓励执行“基本水价+计量水价”两部制水价和阶梯式水价,推动农村供水“七有机制”(有一个应急预案、有一定应急物资、有一支应急队伍、有专人管理、有水费收取台账、有相应管护制度、有投诉受理机制)有效运行。目前,全区农村集中供水工程水费收缴率达97.78%,实现了“建得成、管得好、长受益”的良性循环。

随着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全覆盖,农村饮水安全从“攻坚战”变成了“保卫战”。沾益区按照“农村供水规模化、集中化、联网化和城乡供水一体化”发展思路,2020年6月,在全区11个乡(镇、街道)新建(改扩建)金龙水厂、白水集镇水厂、花山集镇水厂等15件集镇(集中)供水工程。水厂采用超滤膜、一体化净水等先进水处理工艺,以智能远传水表计量、微信收费功能,着力打造规模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的新型水厂,构建起以城区供水主干网为主,乡(镇、街道)区域网为辅,中心村组局域网为补充的三级供水网络。2021年6月完工后,日供水规模可达8.2万立方米,受益人口23.86万人。

在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过程中,播乐乡先行先试,以新田河小(一)型水库作为稳定可靠的供水水源,全乡统一规划、统一建设、统一管理、统一服务,开工建设以播乐集镇水厂为主、鲁海水厂和青石山水厂为辅的供水网络,9个村委会47个自然村2.98万人受益。同时,播乐集镇水厂组织安装智能IC磁卡水表,由沾益区水土资源管理开发公司播乐分公司负责运行管理,实行公司运营、专业服务,水费收缴率达100%,实现了全乡同标准、同质量、同服务的“播乐模式”。

“十四五”期间,沾益区将以实现城乡供水一体化为目标,规划投资67300万元,计划改扩建饮水工程110处,设计日供水规模2.86万立方米,农村群众24万余人受益,让广大群众实实在在享受发展成果,为乡村振兴持续注入源头活水。

编辑:钱品瑞

No Comment Yet

发表评论

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*标注

  • 友情链接